《将门枭虎》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义(3/4)

  “等我席卷辽东五府三十二县。称王的那一天。我就进行科举。选拔文官、武将。在我的国家,文官与武将是平等的。不能出现三品武将,给五品文官磕头这种烂事。”

    “对了。事情还有很多。我们的官学,也不能只读死书。”

    “知行啊。你联合辅汉将军府有学问的官员,干脆自己写本书。写一本热血一点的书。”

    “向所有学子,说明一件事。什么是民族。”

    “什么是炎汉。”

    “为什么。我们汉人不能给蒙元人当官。为什么外族入侵,我拼死抵抗。”

    “为什么,哪怕外族在我们中原建立皇朝,也不算改朝换代。”

    “因为那不叫改朝换代。而是我们汉人亡国了。”

    “让学生们读律法、读算学、读史书,甚至读兵书都可以。以儒家道德思想为骨,其他书籍为辅。”

    “总而言之。我吴年就算称了王,坐稳了天下。也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寻常天子。我要让汉人都知道,我们为什么叫汉人,知道什么是民族大义。”

    吴年平日里也没少琢磨这些事情,打开了话匣子似的,喋喋不休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对儒家,对古代士大夫,也有很多不满。

    什么礼仪之邦啊,当然是好的。

    但在讲道理的时候,讲礼仪的时候,拳头必须大。

    春秋时候的宋襄公,那是有名的仁义之君。结果如何?一拳头打趴下了。

    总而言之。汉人的先贤们,都是可敬的。但是他们传下来的思想、哲学,在吴年这个现代人看来,或多或少都有不完美的地方。

    要是他什么也不做,只凭借骄兵悍将,以武力平定天下。

    最多也就是个两百年的统一王朝,然后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有个什么意思?

    不行。

    汉人的思想得变一变,改造一下。

    最最最最,最起码。

    也得让民族主义抬头。

    所有的汉人都要有骨气,不能麻木不仁,不能助纣为虐。比如剃了头,给鞑子磕头,还美滋滋的自以为是“宰相”什么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