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枭虎》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义(2/4)

在才三府。这以后坐了天下,这天下的官员,难道都要让我举荐?”

    “嗯。”吴年不太情愿的点了点头,站起来来回踱步。为国家选拔人才,还真是大事。但又不急。

    刘知行还真是说对了。

    “知行啊。我也不隐瞒。我对于我们的书,先贤没有恶意。但是依靠科举出来的读书人,你看看都是什么样的。”

    “楚国有一半是被他们搞坏了的。腐儒、贪官、文官压制武将、争权夺利,党同伐异。”

    “这难道选拔官员,一定要科举吗?”

    吴年叹了一口气,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满满都是抗拒。

    “将军。科举的短处,我比将军更清楚。我就是科举出来的。但是恕我直言,在选拔人才上,没有比科举更好的了。”

    刘知行也无奈了起来,然后细心解释道:“将军。现在我们选拔人才的方式。我提举,将军拍板,汪由校监察。”

    “其实就是汉代时候的察举制。但最后是个什么样呢?高门大族,互相提举人才。这国家选拔的渠道,被门阀垄断了。”

    “而科举相对公平。”

    “读书人出来做官的,总比商人出来做官强。儒家至少讲道德,不管什么世道。都有好的,正义的读书人。”

    吴年听了之后,深深叹了一口气。这就是一个谁比谁更烂的世界。

    科举已经是最优解的选官制度了。

    而儒家读书人,已经是最优秀的储备官员了。

    儒家至少还讲齐家治国平天下,看起来还是有信仰的。

    商人治国,商人的信仰是钱。

    “我明白了。就按照你说的做。把以前楚国留下的官学,重新整理一下。召集回楚国的秀才,回去县、府读书。”

    “不过光这样也不行。我得提升武将的地位。”

    “提增尚武的风气。”

    “这样吧。我在江县也明目张胆的办个国子监。顺便再办个【孙子监】。”

    “面向整个辽东,征召学生。学文、习武。”

    “对了。我之前不是办了个武学吗?就把武学给扩大规模,提升地位成为【孙子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