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谁又能想到,偏偏就赶上了下乡热潮呢?
原身就一个亲姐姐一个亲弟弟。
但她还有五个堂哥堂弟六个堂姐堂妹……
外加三个叔伯婶婶以及一个还没出嫁的小姑。
按照政策,一家最多只能留下一个儿女。
除非有工作单位或者嫁给有工作的男方,不然到了年龄都得下乡。
在前年,原身的姐姐、两个堂姐以及两个堂哥是他们省城头一批下乡的知青,第一批下乡的知青都犹如怀揣着理想抱负的大鸟,为国家建设振翅高飞,奔赴到五湖四海。
在原身爷奶看来,这是好事。
儿孙实在是太多,家里都快塞不下了。
工作名额也不好得,与其在家里干耗着,不如下乡建设还能自己挣口粮,要是丰收年,说不准孙子孙女还能寄点粮食回来救济他们。
结果没多久,家家户户接到一封又一封哭惨的信件。
大伙这才知,下乡有多苦。
就连姜家的抽屉里,也塞满了信件,一个个嚷着求着想回家。
回家是不可能回了。
而且政策在这,该去的还是得去。
今年姜家到了年龄的就有三个人。
还有一个堂哥从去年开始就偷偷跑去蹲棚户,躲着知青办就是不愿意下乡。
像堂哥这样躲着的还不少。
上面又弄了一个强制下乡令,一旦抓到人立马送上下乡的火车,要有反抗的,直接送去劳改。
也就是说,根本没得躲。
姜双双不想下乡,要么找个工作要么找个男人。
其实她都无所谓。
实在是没法子,下乡也不是不行,日子肯定艰苦,但这么大一个人不至于活不下去。
但谁让她气性大呢!
姜家四个到了年龄的人,凭什么有人能留,她就必须得走?
既然她得了原身的人生,那她也有为自己争取的权利。
她家就许妈有工作,但因为姜爸是救军人牺牲再加上许妈这几年兢兢业业上工,嘉奖外加评级她一个月能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