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焚雨:性愛如灰燼

一生之水(1/5)

    

一生之水

    我詫異地望向那位被我鎖定的最後目標,沒想到他竟然在此時開口應答。喜愛音樂的我當然知道來自倫敦的The   Verve神韻樂團,膾炙人口的”Bitter   Sweet   Symphony”也是自己喜愛的歌曲之一,至於DJ   Shadow這號人物則感到有些許陌生,肯定有聽過,但此時在記憶裡卻挖不出來。    「老師,可以借我一下那台微型投影機嗎?」    那位同學站起身走到我的面前,不等我應允,逕自用手機連上我自備的簡易小型投影機。他關掉了教室第一排的燈光,隨後牆上出現了神韻樂團和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的影像,接著是”Bitter   Sweet   Symphony”的開頭悅耳旋律和MV影像,敲打在場眾人的耳膜。    神韻樂團的經典歌曲”Bitter   Sweet   Symphony”乃英倫搖滾的「國歌」之一,即使很少聽搖滾樂或不瞭解Brit-pop的人,應該也聽過歌曲前奏與不斷反覆的旋律。從1997年作品發行之後,大受歡迎,已有不知多少歌手翻唱或重新混音成各類型舞曲,甚至在2015年的義大利切塞納足球場組織了一場千人樂隊的超大型合唱表演活動。    然而這首歌曲的問世具有相當大的爭議:一開頭的管絃樂部分乃「取樣」自滾石樂團在1965年的”The   Last   Time”。    短短不斷重複的「四秒取樣旋律」導致滾石和神韻主唱Richard   Ashcroft之間纏訟多年,在2019年5月滾石樂團方面讓步,將所有版權讓給Ashcroft,但是創作者姓名必須並列。    Ashcroft當天還酸說:「這是滾石樂團的主唱Mick   Jagger二十年來寫過最棒的一首歌曲。」    持平而論,取樣部分不只4秒旋律,拆成三大部分的話,大約有11秒左右,可是Ashcroft做了更繁複的樂器編制工作,讓整體旋律更多樣飽滿,層次分明,具有更高可聽性,也使得這首歌曲變成殿堂等級的英倫搖滾歌曲。    至於到底有無抄襲?各方專家與樂迷都各持不同見解,共同的結論就是:”Bitter   Sweet   Symphony”是一首偉大的歌曲。    因為作曲部分引發爭議,使得具有深意的歌詞往往被人所忽略。主唱Ashcroft寫出具有唯物論觀點的宿命論,深深感嘆被社會及命運所控制的人生。    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