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渡劫》

一、快乐的童年(一)(6/6)

收了20岁的巴图为义子,并把陈家远房侄女许配他为妻。所以生的一子一女都姓陈了,巴图后面的孙女也是随了老婆的姓,无非是报答陈仲旺当初的救命之恩。

    后面这六家的大概情况也和二外公差不多,也是老家没了亲人随外公来到陈家岭落户的退伍军人。

    陈家岭在武陵山脉中,三面环山,山外悬崖横断,一面悬崖临水,由于常年云遮雾罩,每日都是电闪雷鸣,所以县志上记载,从明嘉靖起始称雷击山,湘黔一带的叫雷劈山。

    清末,嘎祖年轻时,曾走出陈家岭到外闯荡,正是慈禧和光绪逃出北京的时候。在保定参加了义和团,在与洋鬼子的周旋中,抢回了许多属于老祖宗的东西。但义和团在八国联军和腐朽的清廷联合围剿下,败了!嘎祖(我们这里叫外公的父亲的尊称,也就是外曾祖父)带着一百零九人回到凤凰镇。这次外公在义和团先是“扶清灭洋”,后来干脆做“扫清灭洋,兴复汉明”的义事,所有收获足以满足陈家岭的父老乡亲一百年的开支用度,世道太乱,陈家岭一直都是个世外桃源。

    民国时期,贵州军阀王家烈,听说有雷击山的郎中医治红军伤员后,大怒,在乌江对岸命令一个炮团,架起几十门大炮轰击雷劈山。结果几十发炮弹全部在乌江上空凌空爆炸,并引来十几道闪电全劈在炮团阵地上,人、炮、车辆、马匹,无一幸免,可谓寸草不留。

    后来国军将领薛岳找来阴阳大师,在炮团阵地观察半天后,说出一句话:“仙居门户,凡人不可窥探,更不能炮击!犯之必毁家灭族断子绝孙!”

    陈家岭又是富裕的,历史以来不愁吃穿,宋末诸葛道人的眼光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里原本是他师父的道场,原来川内汉族人十室九空,这里就是种子留存之地。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m.sm666.org,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