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后,电影的审核部门工序最多,四道关卡层层有理有权。
相对于其它国内拍摄的影片,译制片在引进之前就已经经历了两道审核关卡。
“那您给这片子起了个什么名?”
江山问出这话的同时,几位老同志也一块看向了胡啸。
刚刚才瞧明白的电影内容,这会一提到取名,知识的火苗噌得一下就蹿了起来。
“你听好了,”胡啸缓缓说道:“《卡桑德拉大桥》、《飞跃卡桑德拉》、《惊天大瘟疫》、《火车大灾难》。”
王世襄和江山一块:“这么多?”
胡啸苦笑了一下:“《THE CASSANDRA CROSSING》这部影片别说是在审核部门,之前在厂里的译制组也争得够呛,各说各的理,乍一听还都挺有道理的。”
“其实每个单位遇到这事都差不多,”江山笑道:“之前只要是报纸上新出现的外国人名,也都是百花齐放,各唱各的。”
胡啸笑了:“现在不敢了吧?”
“那是,一切都得看《人民日报》的眼色行事,”江山忽然笑着问道:“不过部分地区还没有跟进,你们知道香江那边都是怎么喊撒切尔的吗?”
陈佩丝好奇道:“怎么喊?”
江山:“戴卓尔。”
“听着还挺像。”
江山再问:“那你猜猜施汉诺说得又是谁?”
“嘶,”陈佩丝使劲搜罗了一遍他接触过的国外领导:“这人是谁啊!”
胡啸和江山一块:“西哈怒克亲王。”
“嘿,差得没边了。”
“其实不止是香江,”这一会,王世襄的兴趣也上来了:“台弯那边也一样,我们这边说莫扎特,他们那边说……”
朱家晋:“莫差尔特。”
“还有,Johann Sebastian Bach,”王世襄在说了一句纯正的德语后:“咱们这译成了巴赫,而对岸则是……”
朱家晋:“巴哈。”
“Jean Valjean,”一句法语后,王世襄继续显摆:“《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咱们这翻成了冉阿让,对岸则叫他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