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枭虎》

第六百二十四章 以民为本(2/4)

..

    静海县。

    高句丽、扶桑、楚国虽然远,但有钱赚,商人还是从海上,把粮食运送了过来。

    吴年的未雨绸缪,做的实在是太对了。

    现在整个辽东都知道,今年恐怕会很难过了。整个辽东粮食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

    尽管吴年之前,给商人们开出的价格很高,但是现在一看,也就普通了。但是吴年先出手,与这些商人做好了约定。

    又是有信誉,不欠债。所以这些商人到达了辽东之后,就立刻把粮食,交割给了知府吕声。

    因为粮食实在是太多,静海县城之中的粮仓,已经装不下了。吕声就让刘武派兵,运送一半去了江县城中。

    商人们的大船刚靠岸,就被一条龙服务。刘武的战兵,全程盯着。

    李天宝的水军也全部出动,在海面上巡逻,保护商船。没办法。

    之前还是未雨绸缪,现在是救命法宝。

    这些粮食,都是救命的啊。

    知府衙门里。吕声穿着一件黑色的衣裳坐在主位上,下方则是大量的官吏,正在操弄算盘,计算出他们这段日子,收购粮食的数量。

    过了一会儿后,户房的一名官员,满头大汗的拿着一张纸,递给了吕声,弯腰说道:“大人。这是总数。”

    吕声连忙伸手接过白纸,观看了起来。脸上既有喜色,也有忧色。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的。

    抹去零头不说。这一批的商人,从海上运送来的粮食。说多是多,说少也是真少。

    稻谷五百二十三万斤,小麦有二百三十万斤。加起来,就有七百五十万斤的粮食。

    看起来挺多的。

    但特码真的少。

    按照吴年的军队伙食水平来说。一个战兵每天至少吃半斤粮食。现在吴年麾下有十三四万的战兵,按照十万来算。

    每天至少需要吃五万斤粮食。一年得奔两千万去了。

    这应庆府、广川府的人口,在一二百万之间。这还不算孩童,一年的口粮,起码得两个亿。

    当然,也可以熬粥,不饿死人就行了。

    而且。这也是得有一个前提条件,今年应庆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