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要这么说也算没错,我成为大学老师,有一部分也是家庭环境的因素。”
比起那些遮遮掩掩,左一句靠天赋,又一句靠努力的真正“学阀”们,陈有为无疑要坦率的多。
孟浪点点头。
这么说,对方至少是个学二代,那么凡凡呢就是学三代……未来可期啊……
“那么陈大哥你是不是也想将凡凡培养成学阀继承人?”
“呃……哈哈,如果可以,我倒是很愿意。”陈有为笑道。
“嗯!那么我决定了!”
“呃……决定什么?”
“陈大哥,你看咱们这么有缘,不如……让凡凡当我的干女儿吧?”
“哈?”
……
中午,1103室。
“大叔,什么事笑的这么开心?”
饭桌上,小雨奇怪地看着孟浪。
“哦,没事,嘿嘿!”
孟浪嘿嘿一笑。
既然当不成学阀,那就当学阀的干爹吧……
算算年龄,2043年的时候小家伙差不多也二十多岁了。
陈有为的“教育论”给予孟浪的启发,不在于国内外的教育环境,而在于科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上。
和孟浪同龄的这一辈人,无疑是目前科研攻关力量的主力军。
而小雨这一批,算是生力军,再过十几年之后就能加入孟浪的科研团队,成为下一代主力军。
再往后,就是凡凡这一代,可以说是科研团队的预备役。
现在、未来、更遥远的未来……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想要给自己“弟兄们”提供更充足,源源不断的科研力量,不仅要“立足当下”,还需要着眼未来。
科学攻关,从婴儿开始抓起!
管他学阀不学阀,能促进科技进步的,就是好方法!
从唯胜利论的角度,或许未来世界更需要的,不是平均值,而是极端值!
在基础科学已经百余年没有重大突破的这个时代,庞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